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從“軸承黃埔”到高端突圍,洛陽如何“轉動”大國制造
更新時間:2025/6/18 20:22:37    來源:中原網

當黃河流域的泥土滋養著十三朝古都的文明根系,當 “一五” 時期的工業種子在新時代萌發新綠,洛陽正以制造業“熱帶雨林”的蓬勃生態,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產業答卷。


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保持制造業優勢合理比重。連日來,河南日報社財經全媒體中心、大河財立方記者深入洛陽的軸承、農機、先進裝備、新材料等多條產業鏈,在國企巨擘的技術深谷與民企灌木的創新叢林中,捕捉傳統工業基地向新質生產力躍遷的生命密碼,立體呈現一幅根脈深植、喬木參天、灌木蔥蘢的產業生態全景圖,見證中原大地如何以制造業生態化轉型,譜寫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洛陽篇章。 

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詩昂


軸承,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石,被稱作工業的“關節”。


洛陽,是中國軸承工業發展史厚重的一篇,也是河南軸承產業的中心和源頭。


“一廠一校一所一院”相繼設立、開辦,讓中國具有了完整的軸承科研、設計、教學、生產體系,更讓洛陽軸承產業擁有獨特資源,長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七十多年跋涉,如今,洛陽軸承又迎來發展的關鍵節點。


它將如何讓產業基地提級進位,讓軸承產業鏈加速集聚發展?


圖片

“黃埔軍!,托舉中國軸承工業


5月下旬,河南科技大學西苑校區,機電工程學院一層的兩排展板還張貼著5月20日前后的碩士答辯通告。


《雙半內圈球軸承流固熱耦合瞬態溫度場分析》《關節軸承內圈外球面強化技術研究》……幾十篇論文,不少與軸承相關。答辯委員會委員中,除了本校老師,還有來自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軸)、軸研所等單位的高工。


圖片


“這里走出了5000余名軸承專業畢業生,為中國軸承行業培養了70%以上的中高級技術骨干!表樦幽峡萍即髮W機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聚波所指的方向,展板后的學院簡介中,“中國軸承行業的‘黃埔軍!,格外醒目。另一邊,一面墻上整整32塊標牌,不乏國字頭和省級科研平臺,更加彰顯學校王牌專業的實力。


公開資料顯示,河南科技大學是全國唯一開設本碩博一體化軸承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的高校。


“大家說的軸承專業,現在的正式名稱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軸承設計與制造方向!崩罹鄄ń榻B,學校軸承專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至1974年。當時,為解決軸承企業專門技術人才匱乏問題,原第一機械工業部汽車軸承局牽頭,決定利用洛陽軸承工業的優勢,由學校開辦軸承短訓班,拉開了學校乃至中國軸承專業人才培養的序幕。


1978年,軸承工藝與設備專業首次招收4年制本科生。至此,洛陽“一廠一校一所一院”獨特的產學研行業優勢初步形成,為軸承專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2024年,軸承專業獲準招收專業學位博士生,軸承專業建成了本碩博一體化貫通、學術型與專業型齊全的完備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微信圖片_20250603071447.jpg

河科大中國軸承陳列館(圖自河南科技大學官微)


51年,薪火相傳,底蘊深厚。采訪中,李聚波細數著校友名錄,其中不乏行業領軍人物!按蟛糠之厴I生從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成長為總經理、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所以學校也被稱為中國軸承工業總工程師的搖籃!


大學的功能,不只是育人!皩W校在為行業提供高素質人才的同時,也積極搭建創新平臺、著力攻克技術瓶頸、賦能產業發展!彼f。


近年來,河南科技大學聚焦最新產業需求和行業關鍵技術難題,以高端軸承為引領,深度參與河南28個重點產業鏈行動,全力打造國家高端軸承技術策源地。同時,該校還主持參與了多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以及科技支撐、重點研發計劃。在盾構機軸承、風電軸承以及航發軸承等關鍵領域,提供了關鍵核心基礎件支撐。


“從‘神舟’‘嫦娥’,到‘北斗’‘蛟龍’,都有河南科技大學軸承專業的身影?梢哉f,與軸承相關的國家重點工程,河南科技大學從未缺席!崩罹鄄ǜ锌卣f。


圖片

70歲大廠,示范改革發展



71年前,澗河西岸的麥田上立起第一根測標,洛軸從這里起步。


如今,洛河南岸,一座智能工廠拔地而起,代表洛軸堅持科技賦能、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


智能工廠外,一行金色大字——“挺起民族軸承工業的脊梁”,是錚錚誓言。


5月19日,在智能工廠內,手指著面前16兆瓦的海上風電主軸軸承,洛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于海波向記者介紹,正是這個產品的研制、運用,使我國大功率風電主軸軸承實現了從跟跑積累、并跑突破到領跑創新。


主軸軸承是風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素有風機“心臟”之稱,國內市場曾長期被外國企業壟斷。


2022年9月,由洛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16兆瓦平臺風電主軸軸承下線交付,一舉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于海波說,無論是從傳統制造企業向先進制造企業的轉變,還是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躍升發展,關鍵就在于持續推動創新。


圖片


數據顯示,洛軸每年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多年位居行業首位。平臺上,洛軸擁有國家首批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搭建了完善的軸承研發實驗平臺,讓企業在軸承的研發、制造、檢測、試驗等方面居行業領先地位。


技術創新,不斷賦能洛軸集團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2024年,洛軸實現營收近50億元。洛軸希望,2030年,這一數字能達到150億元。


現如今的洛軸,煥發著無限活力。但數年前,企業也曾跌過跟頭。


公開信息顯示,“到2016年,洛軸已經連續虧損5年”。但自2017年以來,洛軸連續保持盈利。于海波受訪時提及,2016年,職工近1萬人,營收不到20億元。如今,職工減少了,但營收接近50億元。


他認為,是改革、創新激發了人的活力,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圖片


對于洛軸重振的原因,洛陽市政府國資委給出的答案是:近年來,洛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部署,持續推進企業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大力推行以經營業績為導向的機制改革舉措,最大限度激活了企業各要素潛能,有效增強了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效益效率穩步提升。


記者在洛陽采訪期間,多位受訪人士提及,洛軸的變化還得益于抓住了風電、新能源汽車等軸承產業新“風口”,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重大項目建設,最終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圖片

產學研一體,洛陽軸承產業“滿天星”


“長期以來,洛陽軸承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薄吨袊S承工業發展史(2005—2017)》中寫道。


原因為何?答案被進一步明確——“這里發展軸承產業的生態好,就是產學研一體化!


產學研一體化,指向洛陽獨特的“一廠一校一所一院”模式:


1958年,洛軸前身洛陽軸承廠正式投產;


同年,中國軸承行業唯一的部屬大型科研、開發、咨詢和服務機構機械工業部洛陽軸承研究所在洛陽成立;


也是在這一年,我國唯一的一家軸承工廠專業設計機構機械部第十設計院也在洛陽成立;


而后,是河南科技大學軸承專業的開辦。


“從此我國具有了完整的軸承科研、設計、教學、生產體系,全國唯一!痹摃偨Y。


這一模式,推動、支撐、保障著洛陽軸承產業創新加速、產業不斷邁向高端化——


科技創新層面,近年來,航空精密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端軸承摩擦學技術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盾構機及掘進技術(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在洛軸、河南科技大學、軸研所設立。


憑借雄厚的科技實力,洛陽長期承擔國家重點項目,主機配套任務,洛陽軸承創造過多項行業第一,為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提供配套。


產業層面,“一廠一校一所一院”在數十年發展中,相互之間建立了長期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并在中國軸承工業自主創新發揮著骨干和引領作用。


在市場經濟大潮下,依托洛陽軸承工業的技術、人才、資源優勢,由上述企業、院校的技術人員、經營人員創辦的民營軸承企業,大量涌現。


圖片


20多年來,這些央國企、民企間的生產合作與互動,廣泛存在。


同時,洛陽圍繞軸承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軸承配套產業,在洛陽軸承產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讓小企業融入大企業供應鏈,讓大企業融入新賽道!币晃宦尻栒尘叭耸拷榻B,這是洛陽當下的產業鏈發展之道。這一思路,呼應歷史,也指引著未來。


發展至今,作為我國五大軸承生產基地之一的洛陽,目前共有軸承相關生產企業300余家,涵蓋軸承組件、軸承生產檢測設備、軸承成品、整機用戶等較完整的產業鏈,是國內軸承產品種類最全、用途最廣的綜合性軸承生產基地。


在這300多家企業中,軸承產業鏈上中游規上企業73家。這份長長的企業名單中,有洛軸、軸研所、新強聯、軸研科技、開遠智能等代表性企業。


圖片

向著一個方向:高端


70余年跋涉,以“哈瓦洛”三大軸承廠為產業原點,中國軸承工業逐漸形成五大軸承產業基地。中國,也成為世界三大軸承生產國之一。


一位對洛陽軸承產業熟悉的人士介紹,五大基地中,長三角、浙東兩大基地產值常居前兩位。洛陽、聊城緊隨其后,排名互有上下,“洛陽軸承產業的產值,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


“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后,南方體制機制更加靈活,民營經濟活躍!痹撊耸繌娬{,相比南方以通用軸承為主,洛陽的優勢在于高端軸承,大型軸承、精密軸承是洛陽傳統優勢領域。


“洛陽技術優勢明顯,服務保障了許多國家重點工程,這是其他基地不能比擬的!崩罹鄄ㄌ岬,其他基地的軸承產業在當地工業占比較重,但洛陽除了軸承,還有農機裝備、航空裝備等重要產業。


放眼全球,軸承產業是競爭比較激烈的產業之一。目前,在高端軸承領域,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既然洛陽的優勢在于“高端”,接下來將如何發力,又將如何引領中國軸承工業前行?


洛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四級調研員邢維京說,洛陽軸承產業基地具有進一步提級進位的基礎。發展高端軸承產業鏈,洛陽有較完備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實力,接下來還是要圍繞高端軸承,打好差異化發展這張牌,著力在重點賽道取得突破。就工信局而言,將進一步梳理清楚產業短板和弱項,明確發展方向,鼓勵和引導企業搶抓風口,并出臺政策支持,做好企業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初,洛陽市召開高端軸承產業鏈企業座談會,研究謀劃高端軸承產業集聚發展工作。


從洛陽市市長張玉杰在會上的表述,能清晰地洞見洛陽高端軸承產業鏈的發展著力點——


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搶抓風口產業新賽道,瞄準進口替代,深耕細分領域;要拓展“抱團取暖”協同路徑,加快關聯企業協作協同、行業資源重組整合,創新并購、參股、品牌授權等合作模式,著力延鏈補鏈強鏈,帶動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推動洛陽軸承從“產品出!毕颉捌放瞥龊!鞭D型跨越。


軸承,結構相對簡單,但分類和型號極其龐雜。一位洛陽軸承從業者認為,基于此,軸承行業的完全領跑并不容易,行業需要做的是在關鍵領域用力,力爭實現領跑。


洛陽軸承如何進一步提級進位?


在這位從業者看來,洛軸的跨越,源于改革,源于科技創新,是一個觀察樣本。而依托洛陽發展軸承產業的好生態,一個企業、一個產業的迎“風”而起,只是時間問題。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從“軸承黃埔”到高端突圍,洛陽如何“轉動”大國制造
    2025/6/18 20:22:37    來源:中原網

    當黃河流域的泥土滋養著十三朝古都的文明根系,當 “一五” 時期的工業種子在新時代萌發新綠,洛陽正以制造業“熱帶雨林”的蓬勃生態,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產業答卷。


    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保持制造業優勢合理比重。連日來,河南日報社財經全媒體中心、大河財立方記者深入洛陽的軸承、農機、先進裝備、新材料等多條產業鏈,在國企巨擘的技術深谷與民企灌木的創新叢林中,捕捉傳統工業基地向新質生產力躍遷的生命密碼,立體呈現一幅根脈深植、喬木參天、灌木蔥蘢的產業生態全景圖,見證中原大地如何以制造業生態化轉型,譜寫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洛陽篇章。 

    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詩昂


    軸承,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石,被稱作工業的“關節”。


    洛陽,是中國軸承工業發展史厚重的一篇,也是河南軸承產業的中心和源頭。


    “一廠一校一所一院”相繼設立、開辦,讓中國具有了完整的軸承科研、設計、教學、生產體系,更讓洛陽軸承產業擁有獨特資源,長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七十多年跋涉,如今,洛陽軸承又迎來發展的關鍵節點。


    它將如何讓產業基地提級進位,讓軸承產業鏈加速集聚發展?


    圖片

    “黃埔軍!,托舉中國軸承工業


    5月下旬,河南科技大學西苑校區,機電工程學院一層的兩排展板還張貼著5月20日前后的碩士答辯通告。


    《雙半內圈球軸承流固熱耦合瞬態溫度場分析》《關節軸承內圈外球面強化技術研究》……幾十篇論文,不少與軸承相關。答辯委員會委員中,除了本校老師,還有來自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軸)、軸研所等單位的高工。


    圖片


    “這里走出了5000余名軸承專業畢業生,為中國軸承行業培養了70%以上的中高級技術骨干!表樦幽峡萍即髮W機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聚波所指的方向,展板后的學院簡介中,“中國軸承行業的‘黃埔軍!,格外醒目。另一邊,一面墻上整整32塊標牌,不乏國字頭和省級科研平臺,更加彰顯學校王牌專業的實力。


    公開資料顯示,河南科技大學是全國唯一開設本碩博一體化軸承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的高校。


    “大家說的軸承專業,現在的正式名稱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軸承設計與制造方向!崩罹鄄ń榻B,學校軸承專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至1974年。當時,為解決軸承企業專門技術人才匱乏問題,原第一機械工業部汽車軸承局牽頭,決定利用洛陽軸承工業的優勢,由學校開辦軸承短訓班,拉開了學校乃至中國軸承專業人才培養的序幕。


    1978年,軸承工藝與設備專業首次招收4年制本科生。至此,洛陽“一廠一校一所一院”獨特的產學研行業優勢初步形成,為軸承專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2024年,軸承專業獲準招收專業學位博士生,軸承專業建成了本碩博一體化貫通、學術型與專業型齊全的完備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微信圖片_20250603071447.jpg

    河科大中國軸承陳列館(圖自河南科技大學官微)


    51年,薪火相傳,底蘊深厚。采訪中,李聚波細數著校友名錄,其中不乏行業領軍人物!按蟛糠之厴I生從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成長為總經理、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所以學校也被稱為中國軸承工業總工程師的搖籃!


    大學的功能,不只是育人!皩W校在為行業提供高素質人才的同時,也積極搭建創新平臺、著力攻克技術瓶頸、賦能產業發展!彼f。


    近年來,河南科技大學聚焦最新產業需求和行業關鍵技術難題,以高端軸承為引領,深度參與河南28個重點產業鏈行動,全力打造國家高端軸承技術策源地。同時,該校還主持參與了多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以及科技支撐、重點研發計劃。在盾構機軸承、風電軸承以及航發軸承等關鍵領域,提供了關鍵核心基礎件支撐。


    “從‘神舟’‘嫦娥’,到‘北斗’‘蛟龍’,都有河南科技大學軸承專業的身影?梢哉f,與軸承相關的國家重點工程,河南科技大學從未缺席!崩罹鄄ǜ锌卣f。


    圖片

    70歲大廠,示范改革發展



    71年前,澗河西岸的麥田上立起第一根測標,洛軸從這里起步。


    如今,洛河南岸,一座智能工廠拔地而起,代表洛軸堅持科技賦能、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


    智能工廠外,一行金色大字——“挺起民族軸承工業的脊梁”,是錚錚誓言。


    5月19日,在智能工廠內,手指著面前16兆瓦的海上風電主軸軸承,洛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于海波向記者介紹,正是這個產品的研制、運用,使我國大功率風電主軸軸承實現了從跟跑積累、并跑突破到領跑創新。


    主軸軸承是風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素有風機“心臟”之稱,國內市場曾長期被外國企業壟斷。


    2022年9月,由洛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16兆瓦平臺風電主軸軸承下線交付,一舉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于海波說,無論是從傳統制造企業向先進制造企業的轉變,還是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躍升發展,關鍵就在于持續推動創新。


    圖片


    數據顯示,洛軸每年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多年位居行業首位。平臺上,洛軸擁有國家首批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搭建了完善的軸承研發實驗平臺,讓企業在軸承的研發、制造、檢測、試驗等方面居行業領先地位。


    技術創新,不斷賦能洛軸集團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2024年,洛軸實現營收近50億元。洛軸希望,2030年,這一數字能達到150億元。


    現如今的洛軸,煥發著無限活力。但數年前,企業也曾跌過跟頭。


    公開信息顯示,“到2016年,洛軸已經連續虧損5年”。但自2017年以來,洛軸連續保持盈利。于海波受訪時提及,2016年,職工近1萬人,營收不到20億元。如今,職工減少了,但營收接近50億元。


    他認為,是改革、創新激發了人的活力,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圖片


    對于洛軸重振的原因,洛陽市政府國資委給出的答案是:近年來,洛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部署,持續推進企業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大力推行以經營業績為導向的機制改革舉措,最大限度激活了企業各要素潛能,有效增強了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效益效率穩步提升。


    記者在洛陽采訪期間,多位受訪人士提及,洛軸的變化還得益于抓住了風電、新能源汽車等軸承產業新“風口”,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重大項目建設,最終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圖片

    產學研一體,洛陽軸承產業“滿天星”


    “長期以來,洛陽軸承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薄吨袊S承工業發展史(2005—2017)》中寫道。


    原因為何?答案被進一步明確——“這里發展軸承產業的生態好,就是產學研一體化!


    產學研一體化,指向洛陽獨特的“一廠一校一所一院”模式:


    1958年,洛軸前身洛陽軸承廠正式投產;


    同年,中國軸承行業唯一的部屬大型科研、開發、咨詢和服務機構機械工業部洛陽軸承研究所在洛陽成立;


    也是在這一年,我國唯一的一家軸承工廠專業設計機構機械部第十設計院也在洛陽成立;


    而后,是河南科技大學軸承專業的開辦。


    “從此我國具有了完整的軸承科研、設計、教學、生產體系,全國唯一!痹摃偨Y。


    這一模式,推動、支撐、保障著洛陽軸承產業創新加速、產業不斷邁向高端化——


    科技創新層面,近年來,航空精密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端軸承摩擦學技術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盾構機及掘進技術(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在洛軸、河南科技大學、軸研所設立。


    憑借雄厚的科技實力,洛陽長期承擔國家重點項目,主機配套任務,洛陽軸承創造過多項行業第一,為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提供配套。


    產業層面,“一廠一校一所一院”在數十年發展中,相互之間建立了長期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并在中國軸承工業自主創新發揮著骨干和引領作用。


    在市場經濟大潮下,依托洛陽軸承工業的技術、人才、資源優勢,由上述企業、院校的技術人員、經營人員創辦的民營軸承企業,大量涌現。


    圖片


    20多年來,這些央國企、民企間的生產合作與互動,廣泛存在。


    同時,洛陽圍繞軸承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軸承配套產業,在洛陽軸承產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讓小企業融入大企業供應鏈,讓大企業融入新賽道!币晃宦尻栒尘叭耸拷榻B,這是洛陽當下的產業鏈發展之道。這一思路,呼應歷史,也指引著未來。


    發展至今,作為我國五大軸承生產基地之一的洛陽,目前共有軸承相關生產企業300余家,涵蓋軸承組件、軸承生產檢測設備、軸承成品、整機用戶等較完整的產業鏈,是國內軸承產品種類最全、用途最廣的綜合性軸承生產基地。


    在這300多家企業中,軸承產業鏈上中游規上企業73家。這份長長的企業名單中,有洛軸、軸研所、新強聯、軸研科技、開遠智能等代表性企業。


    圖片

    向著一個方向:高端


    70余年跋涉,以“哈瓦洛”三大軸承廠為產業原點,中國軸承工業逐漸形成五大軸承產業基地。中國,也成為世界三大軸承生產國之一。


    一位對洛陽軸承產業熟悉的人士介紹,五大基地中,長三角、浙東兩大基地產值常居前兩位。洛陽、聊城緊隨其后,排名互有上下,“洛陽軸承產業的產值,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


    “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后,南方體制機制更加靈活,民營經濟活躍!痹撊耸繌娬{,相比南方以通用軸承為主,洛陽的優勢在于高端軸承,大型軸承、精密軸承是洛陽傳統優勢領域。


    “洛陽技術優勢明顯,服務保障了許多國家重點工程,這是其他基地不能比擬的!崩罹鄄ㄌ岬,其他基地的軸承產業在當地工業占比較重,但洛陽除了軸承,還有農機裝備、航空裝備等重要產業。


    放眼全球,軸承產業是競爭比較激烈的產業之一。目前,在高端軸承領域,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既然洛陽的優勢在于“高端”,接下來將如何發力,又將如何引領中國軸承工業前行?


    洛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四級調研員邢維京說,洛陽軸承產業基地具有進一步提級進位的基礎。發展高端軸承產業鏈,洛陽有較完備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實力,接下來還是要圍繞高端軸承,打好差異化發展這張牌,著力在重點賽道取得突破。就工信局而言,將進一步梳理清楚產業短板和弱項,明確發展方向,鼓勵和引導企業搶抓風口,并出臺政策支持,做好企業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初,洛陽市召開高端軸承產業鏈企業座談會,研究謀劃高端軸承產業集聚發展工作。


    從洛陽市市長張玉杰在會上的表述,能清晰地洞見洛陽高端軸承產業鏈的發展著力點——


    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搶抓風口產業新賽道,瞄準進口替代,深耕細分領域;要拓展“抱團取暖”協同路徑,加快關聯企業協作協同、行業資源重組整合,創新并購、參股、品牌授權等合作模式,著力延鏈補鏈強鏈,帶動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推動洛陽軸承從“產品出!毕颉捌放瞥龊!鞭D型跨越。


    軸承,結構相對簡單,但分類和型號極其龐雜。一位洛陽軸承從業者認為,基于此,軸承行業的完全領跑并不容易,行業需要做的是在關鍵領域用力,力爭實現領跑。


    洛陽軸承如何進一步提級進位?


    在這位從業者看來,洛軸的跨越,源于改革,源于科技創新,是一個觀察樣本。而依托洛陽發展軸承產業的好生態,一個企業、一個產業的迎“風”而起,只是時間問題。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国语普通话对白国产|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入口|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 自拍 另类 小说